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绝大多数男人都不配拥有女人如此的付出深情。在当今“遍地阳”的情形下,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了更深的韵味。安徽宿州一位妻子在丈夫阳了之后,每天端茶送水送药送饭,丈夫病情好转之后,她和孩子又都阳了。结果丈夫不仅不给她们娘仨弄吃的,还自己煮了一碗面条“吃独食”。用行动诠释了,你照顾我的时候,是理所应当。轮到我照顾你的时候,那是你痴心妄想。安徽还有一位妈妈感染后怕传染给老公孩子,自己在楼上待了三天。第四天下楼的时候,看到令她心凉的一幕:满地的垃圾,吃完没收完的饭菜,孩子玩闹后得一片狼藉。她只能拖着病重无力的身体收拾卫生,因为她知道如果自己不收拾,一年之后还是这个样。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基本上就是——如果一个家庭中妈妈病了,对她的“恩赐”就是她病的几天可以不用做家务,病情稍有好转,就要连本带利还回来。我们这代人被父母催婚的时候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不结婚你病了都没有人照顾你。目前的情形看,不用等“以后”,现在病了都没人管你。像这样的新闻数不胜数,如果我只是想要挑起性别对立,或者大快人心地说一句“不离等着过年啊”,恐怕只能让人更加愤怒,更加无助迷茫。事实上,相信很多女性在遇到这种事,发了一条短视频或者朋友圈,得到了网友的支持和对老公的骂声之后,基本上都会咽下委屈,继续生活。女人崩溃,男人消失,无法同甘,不能共苦,我们的婚姻到底怎么了?她们早就知道伴侣是什么样的人,只不过“想象到”和“亲身体验”还是不同的。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发的一条视频,寒心程度堪比冰冻三尺。她在确诊之后,老公和婆婆立刻打包行李“逃走”。把家里的吃的、水果都带走,就“好心”给她留下一个烂梨和一根烂香蕉。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我得踩你一脚才能飞得更远。当然我们承认,这些视频并不是代表所有男性,可是我们也平心而论,生活中很多男性似乎也都一丢丢巨婴的成分。我们试着分析一名男性的成长史,也许就能找到他们“长不大”的答案。在中国式家庭的氛围中,很多男孩生活在“沉默的父亲+悲伤的母亲”的原生家庭中。由于他们见过母亲太多的悲伤与忧郁,所以他们潜意识中并没有认同父亲的强大,而是代替了父亲,去承担安抚母亲情绪的职责。当一个男人开始恋爱结婚,就意味着他会带着对母亲的依恋以及期待。在他们眼中,很多事都“本应是女人做的”,让你扮演伟大是为了你好。婚姻观察类节目《再见爱人》中,几乎不做家务的“大男孩”魏巍说:“其实做饭很容易,我不做饭其实是成全你,给你一个爱我的机会”。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是如果这句话是一个男孩对母亲说的,他们让自己变得无能,来成全母亲的价值感,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很多“巨婴”对于妻子的向往,背后都有一个完美母亲的形象。有爱心,有耐心,有牺牲,甚至是纵容。但是潜意识里除了对母亲的期待,还有一份无法言说的恨意。这份恨意好像在说:我牺牲了我自己,来承接你的负面情绪,你也要为我的人生负责。只不过他们无法把恨意直接投射给母亲,只能投射给“新的母亲”也就是妻子。就像上面的新闻里,男人带着自己的母亲远走高飞,扔下妻子自生自灭,就是把爱与恨都给了妻子。爱是指,他们对完美母亲的期待,觉得妻子理应包容。恨是指,他们觉得妻子“只不过承受了所有女人都该承受的”,隐隐能够满足他们报复母亲的快感。男人的“巨婴”是婚姻的杀手,但是女人也并不是无辜的,她们虽然痛苦,可也充当了帮凶的角色。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婚姻中的绝大部分女人都是充满了怨念?有一个高赞回答说:因为很多女人莫名其妙地觉得婚姻是人生中所有问题解决方案的集合,完了结婚后发现问题更多了,从而有一种有了一种被骗的感觉。女孩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长大你嫁了人就幸福了。结婚,似乎是一种解决所有问题的方式。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本以为婚姻能遮风挡雨,没想到所有的风雨都是他带来的”。婚姻本身不能遮风挡雨,好的关系才能和你一起抵抗风雨。风雨也未必是某个人带来的,因为即使不结婚生活也是有风雨的。再加上女孩从小就被赋予“弱”的角色,在家庭中父母要求她做小棉袄,要求她懂事听话。长大后,她们对伴侣渴望与抗拒。一边希望伴侣能够读懂自己的内心,一边又打死也不说出自己的需求。她们用弱者的身份体验关系,希望伴侣是盖世英雄,骑着七彩祥云来拯救自己。本想做“大哥的女人”,结果做了“大哥的大哥”,四舍五入这是差了三辈儿人啊。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吐槽,网友说老公确诊后高烧39.5,家里没有成人药,只能吃了孩子的退烧药,然后她非常愤怒,疯狂指责老公。妻子发烧家里没有药,拿孩子的备用退烧药应急了一下,结果老公指责她,这老公是不是又该“不能留着过年了”?这就是女性自己困住自己的地方,一方面要求老公共情能力强,能读懂自己的内心。另一方面要求老公是木头人,他们没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样的困扰一直存在,哪怕谁都不阳,也是女性婚姻内耗地方。终于有了大家一起经历风浪的机会,这也许是婚姻向我们发起警示的时候。现在问题被放大,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时候,那就勇敢去面对。在自恋维度,我们总有一个逻辑——你明明懂我,可你偏偏不满足我。仿佛很多事,就是对方“理应”懂得,“理应”能做到的。但是这背后也许是,我们无法直视自己的需求,更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于是想要通过对方识别出,表达出。你到底需要什么具体的,真实的照顾,是需要端水、需要陪伴、需要三餐,还是你只有“我要他爱我”这样一个模糊的想法。认识自己真实的需求,并寻求合理的解决方式,才能够在关系中被滋养。我们阳了之后,希望老公能够端茶倒水,做个三菜一汤,但是平时就不进厨房的老公,根本就做不到这些。还有阳了之后没人做家务,这些问题恐怕不是新冠导致的,是一直在你们之间纠结的吧。我们可以试着问问自己,在婚姻中自己的底线是什么,是不是绝对无法接受伴侣不会做饭,无法接受伴侣不够懂你?很多事都是有方法可以解决的,为了避免阳了无法做饭,可以提前备好速食食品。只不过我们总是一边拒绝解决问题,一边不得不接受,一边又疯狂想要改造对方?
第三,面对“真实”的关系。
既然新冠给了我们一个反思婚姻的机会,把所有的问题都放在了眼前,那以往的“拖延症”就不适用了。至于你期待的第三条——伴侣突然改变,成为你的盖世英雄,那是不可能的。所谓真实的关系是,认识真实的你自己,承认真实的伴侣,反思你们之间本质的问题。在短视频平台的那些“24孝老公”也许存在,但是要坚信,基本不会发生在你身上。
你真实的伴侣就是如此,在接纳真实的基础上,寻求让自己舒适的角度。
当然,说这些并不是为了强调“你也有错”,而是——你找到更好的自己后,发现对方依然不适合你,这时才是离开的最好时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电话:024-23527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