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对恋爱挫折、婚姻动荡、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暴力、离婚再婚、婆媳关系冲突等问题,产生极大困惑却求助无门…… 可以拨打公益咨询热线:024-23527509
家庭教育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90号
E-mail:16133616031@qq.com
家庭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做父母之难,胜过世上任何一项工作!
发布日期:2023/12/20来源:网络阅读次数:825

家庭教育:做父母之难,胜过世上任何一项工作!


曾几何时,无论是影视作品中,还是网络上流传的,还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不幸事件中的主人公,无论是成年的还是未成年的,在剖析其不幸形成的原因时,都有一种从原生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中寻找“原罪”的倾向,甚至形成一种时髦。


像是《欢乐颂》里的樊胜美,一直渴望嫁给有钱人,因为她被母亲当作填补哥哥的“金库”。她无奈地说:“一个人的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



另外一部热播剧《都挺好》,描绘了一个更典型的“不幸的原生家庭”,母亲在家中强势,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而父亲胆小懦弱,没有一点话语权,这导致了一家人大儿子愚孝、二儿子懦弱、三女儿冷漠。


今打开微博热搜,“原生家庭”的相关词条也是比比皆是,似乎“原生家庭宿命论”成为了一切心理困扰的答案。



诚然,心理学的研究的确也发现了原生家庭父母对儿童青少年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诸多证据,像父母离婚会增加孩子罹患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甚至离婚的风险等等。


很多心理学家和研究者还就此提出了诸如“代际传递”、“代代相传的错误”“精神分裂要经过三代才会形成”等等概念和观点(Bowen,1960,1966)。甚至有些家庭治疗学派还指出,当个体出现某些问题时,要回到原生家庭去和原生家庭和解,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Anderson,1988;Framo,1992)。


这些研究和理论,给本已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堪重负、胆战心惊的家长们增添了更多的压力、迷茫、担心、焦虑和恐惧,生怕一招不慎,就会给孩子的未来带来灾难,发出了“我该如何才能带好孩子”的灵魂拷问。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微信聊天截图(已经征得这些聊天人的同意):



大家看到了其中的无奈和焦虑了吧?您知道吗,参与聊天的人可都是获得心理学硕士、博士文凭的人,其中很多人都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工作。


在一般人的心中,似乎学了心理学的人自然而然就会懂得孩子养育之道,就能自然而然地培养出令人羡慕的优秀孩子,不会有非心理学人有的烦恼。


但事实是,尽管他们学了心理学,尽管他们取得了心理学硕士、博士学位,在养育孩子方面,依然有和一般人一样的困扰。不仅如此,就连已经在儿童心理学领域做出很多成就、撰写了很多著作的美国儿童心理学家Alison Gopnik,在其所著的《园丁与木匠》一书中也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我最小的儿子在8岁时,我还在每天送他上学,是不是过度保护了?或者当他9岁后我没有再送,是不是太过疏忽了?我希望孩子走他们自己的路,发现自己的天赋。但是,我当初是不是应该坚持让大儿子读到大学毕业,而不是让他去做音乐?我之前相信,现在也仍然相信,好的公立学校是所有孩子的最好选择,但是当我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当地的公立高中难以适应时,我是否应该像对小儿子一样,将他们送到郊区的私立贵族学校呢?我是应该逼小儿子关掉电脑去读书,还是应该让他学习编程?我怎么才能确保我‘聪明’的二儿子既有很多时间自由玩耍,又能完成作业,同时还可以参加高等数学班和芭蕾课?最难的是,当我的小儿子完成高中学业时,我离婚了。我是应该早些离呢,晚些离呢,还是根本不离?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会有些释然,做父母,不仅一般人会感到困惑,手足无措,就连这些专业人士也有同样的境遇。


我也经常在面临“您是学心理学的,您爱人是学教育的,一定会把孩子教得非常优秀”一类的“夸赞”时,不知该如何回答而想尽快转移话题。那做父母究竟难在什么地方呢?我总结了一下,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难处:


01

一难,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复制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对此进行反驳:世上不是已有成千上万有关如何做父母、如何培养孩子成功的书籍、文章、视频、讲座等等,也不乏“哈佛女孩儿”“斯坦福三兄弟”“牛津剑桥双胞胎姐妹花”“虎妈”“猫爸”一类成功的案例,咋还会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复制呢?不也有像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等等享誉世界、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孩子发展、帮助人们养育出优秀孩子的理论吗?


但事实是,当真的按照这些推荐的方法、范例、理论来养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可能有些父母成功了,而有的父母却没有收到如期的效果。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为啥别人做这些可以成功,而自己却不能?


你可能也发现了这些成功养育的父母所使用的方法本来就有些是矛盾的:严厉的虎妈取得了成功,温暖支持的猫爸也取得了成功,可能有些放任不管的父母也取得了成功。


从这些看上去矛盾但却都取得了成功的例子中,我们也许可以悟出一个道理:没有普遍有效的养育方式,只有适不适合孩子的养育方式。孩子是有个体差异的,简单而言就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只有当养育方式与孩子的天性相匹配的时候,才更可能养育出优秀的孩子。


那些有关成功养育书籍、文章、视频、讲座中介绍的技能,是总结了千千万万养育经验得出的普遍规律,可哪一个孩子又完全符合这些养育技能取得成功需要的条件呢?我们的孩子又与那些取得成功的孩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看上去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也会有发展先后和节奏快慢的不同,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开窍”的早晚,有的开窍很早,成为天才儿童;有的开窍比较晚,但也不妨碍大器晚成,就像张颂文也是在从事演艺事业19年,直到成功饰演了《狂飙》中的高启强之后才爆红;也有像著名导演李安、格力老板董明珠等前半生默默无闻,后半辈子扶摇直上、做成杰出贡献的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有多少父母又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天性和发展节奏呢?


这就是做父母与其他很多工作比较大的差别所在,很多其他工作都有操作手册,只要认真按照操作手册来做,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成品就会八九不离十。但作为父母,简单地照搬那些成功经验,可能出现“失配”问题,反而给自己的孩子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面对老大,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手忙脚乱学做父母之际,很难确定我们的做法是否正确、恰当。


我也曾经在女儿和妈妈做了不上课外补习班的决定后表示支持,但内心也感到惶恐,不知道这样的决定对女儿的影响会是好,还是不好?当人们有了老二,带着养育老大积累下来的经验自信满满地开始抚养老二,以为可以少走弯路的时候,却又发现过去的很多经验对老二似乎没有啥效果,因为老二与老大有着太多不一样的个性、智力水平和喜好等等,又得重新寻找适合老二的教育方式。


02

二难,没有一直有效的方法可以使用


孩子在不断成长,虽然不能说是日新月异,但也是肉眼可见的变化。年龄越小,变化越快。随着孩子的成长,Ta的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独立自主性、与人交往的方式等等都在发生改变,我们一边欣喜于孩子的成长,但孩子的成长也给父母带来了挑战。


很多父母都发现自己好像老是跟不上孩子成长发展的速度。当我们经过千辛万苦的尝试,感觉自己已经摸准了孩子的天性和发展节奏,掌握了养育某个年龄段孩子的方法、准备大显身手时,结果发现孩子已经又到了另外一个年龄。掌握了的这些方法已经不适用了,又得重新开始探索新的养育方式,否则,就会出现像我女儿常常给我说的一句话的情况:“你已经‘OUT’了,我与你没有共同语言了。”父母只有不断成长才可能赶得上孩子发展的速度。


另外,父母可能也会发现,孩子们探索新知识、新事物、新技术的兴趣和掌握远远地胜过我们成人。他们对新的东西充满好奇,持开放的态度,而我们总是要慢半拍。


孩子的脑袋里装的可不像父母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形成的“这可以做”、“那不可以做”,“这可以这样做”、“那可以那样做”等等很多的定式。除了教育灌输给孩子这些东西外,孩子们更多地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错误中成长,通过自然的奖励和惩罚学会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这样做会更有效果、哪些那样做会更有效果。探索也是孩子的天性,但当今的教育和养育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探索的机会。


03

三难,无法只按自己的想法来养育孩子


孩子不只属于自己一个人,还属于孩子的另外一个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学校老师、社会、国家等等。


每个人、每一方都对孩子的成长灌注了希望和热情,然而这些希望、行为之间却可能存在不一致之处:


你希望孩子成为某个样子的人,但另外的人可能希望孩子成为另外的一个样子;你希望对孩子严格一点,但另外一方希望对孩子多些宽容;你要求孩子少玩点游戏,但对方却说玩点游戏又能咋样,我小时候还玩过不也没有影响我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吗?你希望对方多参与孩子的教养,不要在孩子成长中缺位,但另外一方却认为孩子需要自我成长;您想参与孩子的养育,但另一方却嫌你碍事和添乱,对您关上了参与养育的大门……您不希望由于对方与您的不一致产生对孩子的不良影响,而对方采取“关门行为”时,心理学研究又告诉您父母中一方的缺位同样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您好不容易与对方在养育孩子方面达成了一致,希望孩子能够快乐健康成长的时候,但又发现周围孩子的父母都在逼迫自己“鸡娃”。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中,教育焦虑油然而生,你也无法独善其身,只好被潮流裹挟,加入竞争的大流之中。


即使您能扛住这些压力,但一旦孩子入学,别的孩子都已经学完了小学三、四年级的课程,而您的孩子还啥都不会,不管怎么努力都在班上垫底的时候,可能会极大地动摇您坚守的信念,您担心,更不愿看见孩子因为您的“不作为”而受到伤害。


真的,做父母太难,胜过世上任何一项工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及时联系 ,电话:024-23527509


网站首页|关于协会|协会新闻|培训信息|团队风采|理论研究|婚恋家庭|推荐评优|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