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对恋爱挫折、婚姻动荡、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暴力、离婚再婚、婆媳关系冲突等问题,产生极大困惑却求助无门…… 可以拨打公益咨询热线:024-23527509
家庭教育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90号
E-mail:16133616031@qq.com
家庭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如何解决孩子人际交往的行为问题?有6点建议
发布日期:2023/10/25来源:网络阅读次数:937


家庭教育:如何解决孩子人际交往的行为问题?给家长的6点建议



孩子很内向,胆子特小,不敢邀请小朋友一起玩。有时候我会牵着他的手走到小朋友面前,他还是不肯说话,一直往我身后躲。真担心他在学校交不到朋友……


孩子特别怕输,只要不赢就会哭闹,在家里玩的时候家长会让着他,到学校可不能一直这样啊……


孩子在家还好啊,不知道怎么回事,经常在学校与同学因为小事发生冲突,甚至会顶撞老师。老师三天两头给我打电话,说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这样下去,怕他不想上学……


随着孩子的成长,Ta所接触的主要环境,由单一的“家庭环境”逐渐过渡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多重环境,同伴、教师、邻居等社会角色逐渐进入他们“交际圈”,孩子的人际交往问题,可能会逐渐暴露。


有些家长将其简单归结为“我的孩子是不是性格有问题”、“这孩子就是随了谁,性子倔不服管”、“都是老人惯的,孩子脾气太大”等等。但其实,这样“贴标签”的行为,我们并不鼓励。


一方面,“影响军心”——孩子的行为问题归结为不易变的因素比如人们常说的性格、脾气等),无论是家长和孩子,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感到无力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否定”,会更进一步打击他们的信心。


另一方面,“推卸责任”——忽视了家长作为主要照看者在教养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我们理解,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需要面对层出不穷的挑战,很多时候会有怀疑自己“不够好”的时刻,影响家长的自我价值感和效能感这种情况下,有意或无意地把责任归咎于他人,能让自己好过一些但与此同时,也放弃了去主动及时帮助孩子的机会。


那么,面对孩子人际交往方面的行为问题,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01

理解孩子为何这样?


孩子的行为问题真的严重到不可更改吗?事实上,一个简单的原因可能只在于他们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


在家庭生活中,照看者往往非常关注孩子、主动去体察孩子的需要并予以满足。比如孩子还没有说话,想吃的食物、想玩的玩具已经摆到了身前,他们没有机会去学习怎样通过沟通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是孩子的错吗?显然不是,他们还没有去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那是家长的问题吗?当然也不能这样简单归咎。我们理解每位家长的拳拳爱护之心,由衷而饱满的爱促使着家长们愿意花精力去了解和满足孩子。


但当人际交往过程扩大到了社会生活中,交往对象成了不那么“贴心”的同伴、老师、陌生人,矛盾随即显现出来。


02

孩子一般通过哪些方式学习?


● 直接经验学习


早期的行为主义研究者认为,“学习”是建立“刺激-反应”模式的过程,是需要个体亲身参与的(边玉芳等,2013)。比如,孩子因为偷摸饮水机出水口被热水烫到,Ta就会知道这很危险,下次不再这么做这是自然而然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


孩子的行为也可以通过父母有意识地“强化”或适度的“惩罚”来塑造。比如父母可以通过“正强化”来鼓励孩子的某些特定行为因为考试成绩好奖励孩子吃大餐;也可以通过“惩罚”来减少孩子出现负面行为的频次做错事情的话、今天就不能打游戏”。长此以往,孩子学会了适宜不适宜表现的行为,了解到了基本的规则。


这样的学习过程很常见,但同时也抛出一个大大的疑问——“学习”必须个体亲自参与,从经验中得出结论吗?


观察学习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经典的“观察学习理论”(边玉芳等,2013)。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活动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审视他人所接受的强化,把他人的示范作为媒介的模仿活动。


也就是说,儿童通过模仿,既可以巩固或改变原有的行为,也可以使原本潜在未出现过的行为显露出来,还可以学到新行为。


比如,儿童可能会因为家长喜欢看手机,而对手机感兴趣;可能会因为家长之间的言语和行为暴力,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攻击言语和攻击行为;可能会因为家长在自己犯错误的时候柔声细语地沟通,而学会温和地与小伙伴共同解决问题,以此类推。


03

因此,家长可以怎样做?


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层出不穷,然而却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复制、没有一直有效的方法可以使用,有时还需要兼顾多方的意见。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们也在不断学习和进步,在曲折中前进在挫折中成长。为应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家长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 正确的归因


心理学家有云:在教养过程中,“问题”是“问题”,孩子不是“问题”。作为家长,要跟孩子一起去打败问题,而不是问题一道打败孩子。


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行为问题是可以通过家长的适当干预而及时有所改变的。


正如前文所述,如果在面对问题简单地归因为性格因素或他人的原因,不仅会降低改变的动力,也会错失最佳时机。家长以积极的心态和客观的视角去对待问题,是需要有意识去学习的。


● 有效的引导


孩子并不是天生的“社牛”所谓“缺乏社交技巧”可能多方面的因素构成,家长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去选择适当的方法——


01帮助孩子了解社会交往的规则

每个家庭都有其独有的“家庭规则”(刘易,符芳,2016),有些家庭中,“一切以孩子为主”,只要孩子提出需要,家长有条件满足,那就不遗余力,这样会让孩子失去机会去了解在其他社会生活中,应当如何去分享或权衡多方的利益、如何礼貌地表达出自己的诉求,这些都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引导。


02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也称“共情”,简单而言是指能够体会他人的情感和想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与他人建立和维护良好关系(刘聪慧等,2009)。缺乏同理心的人,容易表现得自我、专断,甚至暴力、蛮横,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一系列问题。家长不妨在日常相处过程中,运用生活小事去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我曾听到过一个有趣的例子。


一位母亲发现孩子有顺手摘花的习惯,她叫孩子站好,拔掉孩子一根头发:

妈妈:妈妈拔你头发的时候,你痛不痛?

孩子:痛!

妈妈:那你把小花摘下来,小花痛不痛?

孩子点点头,没有说话。

妈妈:那以后不要再摘花了。小花很痛,它的妈妈也会很心疼它。孩子又点了点头。


这是一件随时可能发生的生活小事,也是家长“机会教育”孩子的良机。家长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日常生活中取材,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03善用“强化”与“惩罚”


正如前文所述,家长们可以适时运用强化(如表扬和奖励)与惩罚(如批评)去引导孩子表现出更被社会认可的行为。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是鼓励还是批评,都要适时适度,使用更有建设性的方式。


比如,当孩子鼓足勇气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时,家长要适时予以鼓励。尤其是那些内向、胆小的孩子,Ta的改变可能是循序渐进的家长要“看到”他的进步,并对每个微小进步都予以正向反馈。


对于不敢跟陌生人说话的孩子,家长可以从陪同教他怎么说,到陪同但鼓励孩子自己表达,再到引导孩子勇敢地去独自表达。孩子每踏出一步,都值得赞扬或奖励(如送孩子一颗“勇气糖”)。


再如,批评孩子的时候需要“就事论事”,切忌“全盘否定”、“无端指责”,不要过度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更不要“阴阳”孩子让孩子感觉到你只是不喜欢、不接受Ta的某个错误行为,但还是“无条件地爱着”Ta这个人,Ta需要做的只是一起去改掉这个行为。


不妨试试这样的表达方式——


“ 今天老师说你主动帮小朋友拿凳子,妈妈很高兴你会主动照顾别人了。但是你着急的时候推了小朋友一下,这就不太好,你可以好好跟他说……”


对于更年长的孩子,这种方法同样适用。我的一位同事就曾说过,当她向初中生儿子表达,自己很爱他,愿意同他一道解决问题,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是指出孩子的错误时,孩子的情绪缓和很多。


04适时使用“行为预演


行为预演是行为疗法中常用的处理策略,一般包括“示范”“练习”和“反馈评价”三个部分


比如,孩子因为竞选班委而感到紧张,有些家长会给出一些指导性意见那不妨直接模拟这个场景,家长先向孩子示范,由孩子现场练习,家长再给出“建设性”意见这个过程,会帮助孩子更了解可能面临的情境,在不断熟悉和练习的过程中,降低紧张情绪,更有信心面对。


再如,对于内向不敢社交的孩子,家长可以扮演另外一个小朋友与孩子对话,练习互动过程,帮助孩子降低紧张感,学会交往技能。


行为预演中,我们不难发现,家长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轻易地蔑视孩子遇到的困难,而是变成了与孩子共同“迎敌”的战友、同伴这不仅能够帮助孩子通过练习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预判更有信心去面对困难,还能促进亲子交流,提升亲子关系。


05树立行为榜样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1995)曾说,“父母监督自己的每一个行为是首要的、最主要的教育方法……如果父母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反面榜样,那么任何特殊的努力都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与观察学习的理论相呼应,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行为榜样,想要孩子表现出良好行为,家长们也需要给出相应的示范。


06充分的耐心

除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家长们还需要有充分的耐心去与孩子一起面对问题。


成年人尚还处在“知道很多道理,但仍过不好这一生”的状态,如何能要求孩子快速地领会指示、解决问题呢?有比“容忍”自己更大的耐心去“容忍”和接纳孩子的问题,并一同去解决它,是我们愿与大家一起去修习的功课。


家姻心理愿与您,在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携手同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及时联系 ,电话:024-23527509



网站首页|关于协会|协会新闻|培训信息|团队风采|理论研究|婚恋家庭|推荐评优|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