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对恋爱挫折、婚姻动荡、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暴力、离婚再婚、婆媳关系冲突等问题,产生极大困惑却求助无门…… 可以拨打公益咨询热线:024-23527509
协会新闻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90号
E-mail:16133616031@qq.com
协会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协会新闻
沈婚协月刊第114期 人际关系
发布日期:2023/8/24来源:网络阅读次数:1087

沈婚协月刊第114期

成年人最讨厌的聊天方式,它排第一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通过别人的一句话或一个行为,去推测和判断:
TA是个什么样的人?
比如,

第一次约会就迟到,是个不守时的人;
见面了却不打招呼,是个没礼貌的人;
发信息过去不回复,是个耍大牌的人……
这样做,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识别和定义一个人。

但与此同时,也可能会导致我们快速地伤害一段关系。

为何这样说?

请看今天这篇文章。


01


昨天晚上和表妹一起吃饭,她气冲冲地跟我吐槽一名男子。


那是不久前亲戚给她介绍的一名相亲对象,两人在同一个城市工作,目前没有见过面。


昨天下午,她正在上班。该男子给她发来信息,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


聊了30分钟左右,男子突然发出邀请:“打字挺没劲的,我们出去喝杯咖啡见面聊呗。”


当时表妹愣了一下,隐隐约约感觉对方有些突兀。


她委婉地拒绝了:“我现在正在上班,不方便出去。另外,我平时跟朋友约见一般会提前商量,提前做安排。”


紧接着,对方回了一句:

“看来你是个墨守成规,不懂变通的人。”

不知怎的,看到这句话,表妹心里感觉贼不爽,便没有再理会对方。

没想到,过了几分钟,对方又来了一句:

“说你一句就不理人了,真是个没礼貌的人。”


那一刻,表妹顿时感到一股无名火冒上心头,便二话不说把该男子拉黑了。


听完表妹的吐槽以后,我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两句话就能逼得你跟他绝交,看来此人不简单呐。”


表妹深深吸了一口气:“唉,你不知道,他说话有多令人讨厌,总是不断给我贴标签,下定义。”


“嗯,比如说?”我听了饶有兴趣。


表妹思索着回忆了一会儿:


比如说吧,他问我做什么工作我说财务类的,然后他就来一句‘想必是个精打细算的人’;

他问我喜欢什么,我说喜欢旅游,然后他就来一句‘看来你的心还没定下来啊’;

他问我喜不喜欢宠物?我说不喜欢,然后他就来一句‘那你挺没有爱心的’…… ”


“天啊,这么简单粗暴吗?”我听了也很惊讶。


表妹表示很无奈:“可不是!很多时候我根本不知怎么回应他。


似乎无论我说什么做什么,都会被他贴上奇奇怪怪的标签。


哪怕我不说话,也会被他定义成‘孤僻,没礼貌’,没办法,话不投机半句多,只能拉黑喽。”


表妹这番活灵活现的描述,不禁引起了我的代入与思考: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简单粗暴地给人贴标签、下定义?


为什么这番做法会令表妹如此反感,甚至不惜绝交?



02


透过心理学角度来看,


如果一个人总是轻易给人贴标签、下定义,背后可能有3层原因:


① 源于认知的局限


有的人由于认知的局限,在理解一些事物的时候,常常会不自觉地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片面化


前段时间跟一位做了十几年餐饮服务的小学同学聊天。


他文化程度不高,工作内容也比较单一。


在他的认知里,工作的类型无非有两种:


一种是室内的,意味着不用在外奔波;

另一种是室外的,意味着被风吹日晒。


他觉得自己很幸运,找到了一份室内的工作,不用像那些跑业务的人,常年在外劳碌。


他并不知道心理学行业具体是做什么的,只是得知我有时候坐办公室,有时候需要外出培训的时候,便很自然地回了一句:


“那你的工作挺不稳定的,看来你是个爱折腾的人。”


一时间,我无言以对,对话戛然而止。


当然,我心里清楚,他这样评价我,并非出于恶意或贬低,而是由于他自身的局限,只能理解到这一步。


同时,我也很难用语言向他解释清楚我的工作、我与工作的关系,只能将话题终止。


② 可能跟自恋有关


记得几年前刚学心理学的时候,我常常会套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去给身边人做分析,下定义。


比如,


情绪高昂的,是躁狂;情绪低下的,是抑郁;喜怒无常的,则是双相情感障碍;


穿着夸张,说话娇滴滴的,是表演型人格;一言不合就吵架的,是冲动型人格;


情侣一吵架就冷战,是回避型依恋;情侣分分合合纠缠不清,则是紊乱型依恋……


这些判断虽然有一点点理论依据,但更多是来自一个心理学初学者的野蛮分析。


这样做,似乎可以满足我的自恋需求,给我一种掌控人生的幻觉——


仿佛只要我套用心理学知识给一个人、一个现象做分析,下定义。


我就可以解释清楚问题的症状所在,就可以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


这其实是非常简单粗暴的做法。


因为我完全忽视了人性的复杂程度,以及解决人心理问题的困难程度。


事实上,诊断一个人是否有情绪障碍、人格障碍,是需要经过系统的心理学评估,才能最终下定论的。


③ 可能在表达攻击


它多半发生在一个人自恋受损的时候。


比如,被拒绝,被攻击,或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


表妹和该男子昨天的微信互动,更像是这一种情况。


男子邀请表妹出去喝咖啡,被拒绝了。


可能在某种程度,他感受到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不愉悦感,或者被拒绝的羞耻感,


于是他通过直接给表妹贴一个“墨守成规&不懂变通”的负面标签,来表达攻击。


表妹感受到了他的攻击,也产生了不爽的感觉,于是不再回应。


得不到回应后,男子很有可能会再度自恋受损,再度产生不愉悦感或羞耻感,


于是他再次通过“不礼貌”来指责表妹,去缓解他内心的不愉悦感和羞耻感。


从表妹的描述来看,


这位男士可能本身就有自恋倾向,经常习惯性给人贴标签下定义,彰显一种“他一眼看透你”的感觉。


而当自恋受损的时候,他也很有可能也会通过同样的方式去表达攻击,强调一种“你很糟糕”的感觉。


03


而在人际关系中,当一个人总是轻易给他人贴标签、下定义时,无论是出于以上哪一种原因,都可能会给双方的沟通带来隔阂。


因为这样的标签、定义——


就像一堵厚厚的墙,阻碍了关系双方的真实看见和情感联结。


同事小D,曾分享过一个大学经历。


大四即将毕业的时候,一位认识了三年但一直没怎么联系的学妹,突然给她讲了一句话:


“其实我一直都很想跟你成为朋友的,但我始终不敢靠近你,因为你看起来有点凶。”


小D告诉我,当时听完这句话,她感觉有些委屈,也有些遗憾。


委屈的点在于——


学妹根本不了解她,就根据感觉将她定义为凶的人,她感觉自己被误解和冤枉了;


遗憾的点在于——


如果学妹没有这样直接给她贴标签,然后远离她,也许两人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


反观现实生活,类似表妹的相亲男子、小D学妹这种做法的人,并不少。


甚至你我在日常与人交流中,可能也会不自觉地这样做。


比如,


一听说某人是做保险的,就会不自觉地将对方定义为“洗脑搞营销的人”;


一看到某人生气爆粗口,就会不自觉地将对方定义为“情绪不稳定的人”;


当某人拒绝提供某种帮助时,就会不自觉地将对方定义为“自私自利的人”……


这样做也许可以给到我们一个确定的安全感:帮助我们快速地“识别”一个人,将其分门别类。


但代价就是,它可能会让我们失去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机会,也失去跟一段关系建立联结的机会。


当我们在沟通中不断给他人贴标签,下定义时,甚至还可能引发他人的反感与不适,破坏关系。


而一段真诚、真挚的关系联结,


它首先是要以「真实的镜映」为前提的。


什么意思呢?


说白了,就是关系双方像一面镜子般,真实地照见、映射出彼此的模样。



设想一下,


当表妹拒绝相亲男子的邀请时,如果对方没有直接将表妹定义成“墨守成规&不懂变通的人”,


而是真实地看见她当时的处境,作出镜映的回应:


“噢,你正在上班,你更习惯提前邀约”。


两人接下来的沟通或邀约,会不会更顺利一些呢?


其次,一段真诚、真挚的关系联结,


是要以「好奇&倾听」为桥梁的。


再设想一下,


当表妹说自己是财务、喜欢旅游、不喜欢宠物时,如果这名男士没有直接给她贴标签下定义,而是以「提问」代替:


我有点好奇,你对金钱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你喜欢去哪里旅行,频率一般是怎样的呀?


你不喜欢宠物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听听……


如此一来,会不会更加容易唤起表妹表达的意愿,并帮助他更完整地了解“表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最后,一段真诚、真挚的关系联结,


还需要以「真实接纳」为基石。


我看见了你的存在,也看见了我的存在;

我了解了你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你的需求。


我选择接纳你真实的样子,与你继续保持联结。


当然,如果实在无法接纳对方的某一特质,矛盾始终无法缓解,我们也是可以选择终止关系的。


我尊重你的真实存在,也尊重我的真实存在,同时还尊重我与你不适合联结的事实。


那就好聚好散,彼此祝福吧。




写在最后


在《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里,武志红老师说:


真实的看见,是关系的开始。


当你看见我这一刻,有两层镜子的含义:


第一层是物理层面的——


你的眼睛宛如一面镜子,我从中看到了我的样子。


第二层则是灵魂层面的——


当你用心看到我时,你的整个灵魂的反应,就像是一个抽象的镜子一般,照出了我的存在。


所以在关系中,


请试着放下预判和期待,不要轻易给对方贴标签、下定义,


给自己一点耐心,给对方一点耐心,去看见眼前那个真实的TA,


试着用自己的本真去触碰到对方的本真,与对方全然相遇,建立真实的联结。


如此一来,我们才算是真正了解了眼前这个人,真正走进了彼此的这段关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及时联系 ,电话:024-23527509


网站首页|关于协会|协会新闻|培训信息|团队风采|理论研究|婚恋家庭|推荐评优|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