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有个热门话题“你从心理咨询师那里听到最受用的一句话”,回答都让人受益。
比如:
“这里很安全,你可以放心哭出来”
“无论怎样,你要记住,那不是你的错”
作为一个咨询师,我对来访者说过最受用的一句话可能是:“心理咨询中,你是被允许的。”
来访者可能会说:“愤怒,软弱,甚至是绝望,也是允许的吗?”
我仍然会回答:“是的。”
经常有人问我,心理咨询真有那么神奇吗?心理咨询究竟是怎么起作用的?
在我看来,心理咨询带来的改变,是从“我是被允许的”开始的。
在咨询中,我陪来访者一起感受各种情绪:孤独的、无奈的、痛苦的、内疚的、喜悦的、不安的……和这些情绪工作,是一个奇妙的过程。
但也有一类来访者,对他们而言,感受和表达情绪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A是一名已婚女性,尽管她对老公有诸多不满,但为了获得他经济上的支持,她不得不忍受对方的冷暴力。
为了防止婚姻破裂,她一次又一次妥协,主动求和。她觉得如果她不主动服软,会有离婚的风险。
这让她很痛苦,她找到了我。
但是在咨询中,她不愿意谈及任何感受,她只想要解决问题的方法。每次我问她有什么情绪,她都觉得说这些没用。
咨询一度陷入僵局,直到她对我表达不满:“当你这样反复问我的时候,我觉得你不相信我的判断。”
我感受到了她的愤怒:“好像你感受到了被质疑,你觉得很愤怒,你愿意多说一说你此刻的感受吗?”
在这一刻,咨询如同被按下启动键,终于有了进展——她停止大脑的防御,回归到情感层面。
她不再滔滔不绝分析老公的行为,而是叹了口气后娓娓道来她在关系中的苦楚——一旦她表现情绪,老公就会说她乱发脾气,对她冷暴力。她很想大吵一架,但她从来不敢。
她觉得,一旦流露情绪,就需要花费更多时间精力缓和矛盾,她感觉被老公拿捏得死死的,在关系中非常被动。
于是为了保护好自己,她将自己的情感隔离起来。
当我说感受到她很愤怒的时候,她很意外——原来对咨询师表达出愤怒是可以的,咨询师并没有像她的老公那样攻击和指责她。
之后我看到了她的更多情绪:在关系中长期不被肯定的失望;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却在孩子生病时被指责的委屈;一旦提出工作辛苦就被冷嘲热讽“你那工作有什么好辛苦的”的无助......
当这些情绪在咨询室中被允许出现的时候,她终于可以看到自己,而这也是她开启自我关照的第一步。
02
求助心理咨询的人,大部分有一个共同点:
在生活中遇到切实的问题,渴望改变却做不到,于是寄托心理咨询可以推自己一把。
B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B是家中的独生女,30岁。她的各方面条件优秀,但在感情中却屡屡碰壁,父母怪她眼光太高。
失败的次数多了,B也怀疑自己,是不是就如父母所说的那样,同时对父母充满内疚和自责。
她迫切渴望咨询给她力量去改变,比如去结识更多的相亲对象,但是她却发现自己始终做不到。
B很懊恼:“为什么别人找到合适的人结婚这么简单,我却做不到呢?这肯定是我的问题”。
作为咨询师,我只是告诉她:“你现在做不到也都是可以的,它不是你的问题,这背后是有原因的。”
听到这句话, B哭得很厉害。
她告诉我,从小到大,但凡她成绩考不好、工作不顺心、感情失败,她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肯定是你哪里出了问题,要好好反思下。”
在这么漫长的岁月里,B不停地反思,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也不停地通过自我证明让别人更加满意。
她身上背负了太多责任和压力,好像必须别人满意了开心了,她才有权利开心。
到后来,即使没有人说她哪里不对,她心里也总有一个声音指责自己,要求自己快速变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可是越是这样她越不开心,对自己越苛责。
在这次咨询中,她才明白,她是被允许做不到的。
面对人生,我是可以选择的
注:本文故事已获来访者授权,并均已加工处理,模糊了隐私信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电话:024-23527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