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对恋爱挫折、婚姻动荡、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暴力、离婚再婚、婆媳关系冲突等问题,产生极大困惑却求助无门…… 可以拨打公益咨询热线:024-23527509
家庭教育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90号
E-mail:16133616031@qq.com
家庭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让孩子自信的20个小方法
发布日期:2021/10/29来源:网络阅读次数:967


 01 

认真对待孩子的要求


当孩子在客厅站着,满怀期待地提出:“妈妈,我想和你一起玩一会儿。”


假如你在厨房做饭,一时不能满足他。


告诉他具体时间:“妈妈把米饭蒸上就过去,好吗?”


经常忽视孩子的需要,容易让他因不被重视而失去信心。



 02 

给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机会


周末带孩子出游,征求他的意见。


但不要问“你想去哪里”,而是问“你想去动物园还是博物馆”。


给他选择的范围,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会增添孩子对事情的掌控感,从而提升自信心。



 03 

不要嘲笑孩子


如孩子刚学说话,你教他“大西瓜”,他却说成“大西抓”。


你教他“飞机”,他却说成“灰机”。


不要嘲笑他,也不要当时刻意强调,换个时间再教他。


在孩子学习时,你的嘲笑会使他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04 

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


孩子提出问题,你要耐心倾听。


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实告诉他,千万不要假装知道。


让他明白:


 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

 任何人都有从未知到已知的一个过程。


这会增加他尝试解决新问题的自信。




 05 

在家陈列孩子的作品


可以让孩子在家中最醒目的墙面上张贴他的涂鸦之作。


在柜子上为孩子做个陈列架,陈列他的小制作。


荣誉感,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06 

让孩子感觉自己被需要


用商量的口气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帮妈妈把书拿过来,好吗?”


让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07 

父母的宽容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土壤


不要总是因为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备孩子。


而是教他自己收拾,并且跟他一起做。


父母的宽容,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土壤。



 08 

给孩子属于自己的一个领地


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让他有一个自由玩耍、自由学习、不受束缚的小天地。


因为拥有“领地”的他,心中会充满归属感。


归属感也会增添自信心。



 09 

让孩子偶尔当当家


带孩子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里,让他交给收银员。


逐渐让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钱,让他当家,会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10 

不要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


不要对孩子说:“某某已经会做什么了,你还不会,你可真笨!”


哪怕他真的比别的孩子学的慢一些。


总是拿比他强的孩子和他比较,最能挫败孩子的自信。



 11 

让孩子选择自己的衣服


给孩子购买衣物,让孩子自己挑选颜色和款式。


也许他选的颜色你并不喜欢,但不要否定他的眼光。


孩子的意见被尊重,是他自信的开始。



 12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让孩子独立清洗自己的小衣物,哪怕洗得不太干净。


孩子的自信,来自于每件小事中你对他的认可。



 13 

与孩子平等相处和交流


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电视,和他讨论喜欢的人物和台词,对他的观点表示感兴趣。


平等的相处和交流,是给他自信的阶梯。



 14 

鼓励孩子发展特长


当孩子表演背诗、讲故事和唱歌的时候,给他打拍子,表示应和。


锻炼他敢于从容登台表演,就是锻炼他的自信心。



 15 

帮助孩子制定计划,并提醒孩子执行


比如帮孩子制订练琴计划,制订计划时和他协商时间。


执行时提醒他“我们现在该练琴了,对吧?”


让他养成按计划做事情的习惯。


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能充满自信。



 16 

不要制止孩子探索感兴趣的东西


孩子玩可乐瓶、鞋盒等各种废弃物,不要武断地制止他。


孩子喜欢探索他感兴趣的东西,你制止他的兴趣,也容易挫伤他探索的信心。




 17 

帮助孩子发挥个性中积极的方面


帮助孩子发挥个性中积极的方面,让他成为有个性的人。


孩子是急性子,就锻炼他做事的速度;是慢性子,就锻炼他的条理性。


强迫他改变秉性会让你对他失去信心,更让他对自己失去自信。



 18 

让孩子多和同龄人玩耍


让孩子接近陌生小朋友,积极鼓励他与各种年龄的人自由交往。


培养他的社交能力,也是培养自信心的重要环节。



 19 

尽量让孩子在生活中脱离依赖


上学要准时,争取让闹钟叫醒他,而不是妈妈一遍遍呼唤。


生活能自理的孩子,在没有依靠的环境中更容易充满自信。



 20 

教孩子从小认可自己的长相


比如告诉他虽然他不是大眼睛,但小眼睛有神也很好看。


很多孩子,甚至是成年人的不自信,往往源于对自己相貌的不认可。


长相并不是孩子和世界交流的唯一名片,他的自信、能力才是。



- The End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及时联系 ,电话:024-23527509



网站首页|关于协会|协会新闻|培训信息|团队风采|理论研究|婚恋家庭|推荐评优|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