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趁着母亲节,我们发起了一个征集#长大后,对父母的新理解#。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我们逐渐可以用一个更加全面丰满的视角,去看待父母和他们的人生。我们不再是不谙世事的小孩,而是作为一个成年人,能够理解父母的局限、认识生活的瑕疵与不公。现在才知道他们生活的时候物质贫乏,所以什么都想抓住。现在回头看看,才感受到他们生活得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对我的期待也不是希望我出人头地,他们好能"借光"。不过是希望我生活得容易一些、幸福一些,不必像他们那样狼狈罢了。什么事情都是他们说了算,什么都帮我安排好,我就是负责执行的份。直到遇到真的是爸妈不管的小伙伴,我才知道什么叫孤儿一样,生病了没人陪,嘘寒问暖都没有。爸妈唠叨,强势都是希望尽自己的最大力量照顾好我这个女儿,仅仅如此。那个一直拿有色眼镜看他们的我,摘下眼镜时候才明白两个老人的用心。他们心疼我,生怕我吃亏,他们拼命保护我,这也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爱我。只是我一直希望他们用我想要的方式爱我,他们给不了,不代表他们不爱我。现在和父母的关系缓和了很多,我像一个叛逆的孩子在慢慢长大。小时候觉得妈妈脾气很火爆,老是对我吹毛求疵,我考试考了99分都挨骂。想想她那时在幼儿园上班,一个班70多个娃娃,真是憋出内伤。回到家里还有个嫌弃她“只生女儿坚决不要二胎”的婆婆,和日夜只顾外面挣钱的妈宝男老公。还戒掉最爱的肥皂剧,每晚守着我学习,把我培养成本科生。为什么作文里都是任劳任怨从不抱怨的坚强母亲,而我的妈妈就总在抱怨呢?爸爸除了挣钱之外,其它事情一件都不管,孩子从来不带,饭一顿也没做过,衣服一件也没洗过。而妈妈除了没有上班挣钱,其他所有的事情都是她在做。她非常累,但是却没一个人认可她的劳动和付出......妈妈的呐喊,从来没有得到过回应,她的内心不知道绝望过多少次。后知后觉的我,现在觉得妈妈委屈极了,也觉得自己太过分了。我一直觉得他无能、懦弱、唠叨、平庸、逆来顺受.…总之各种看他不顺眼。所以我喜欢跟他抬杠,当着大家的面给他难堪,用很难听的话说他。但是越长越大呀,尤其是学习了一些精神分析方面的知识后,我发现,其实我并没有那么讨厌我爸爸~之前那么讨厌他,只是因为他和老妈有时候会吵架,老妈也喜欢跟我吐槽他不好的地方,但他好的地方老妈其实很少讲。她有情绪喜欢积攒,不会很好地表达,不太会夸奖他人,受她影响,我也有这样的问题。但是我老爸臭毛病虽然多,也确实不怎么有本事,就是个贼普通的人,但他也确实是个比较合格的爸爸。他会在我妈住院时请假,然后天天照顾她,给老妈做饭、送饭,然后还在我打电话时安慰我:没关系的啊,慢慢就好了。“只要你不倒下,我就不会倒下。你不能倒下啊,你倒下了我就也倒下了。”这句话当时是我妈给我说的,听完就流泪了,有种“相依为命”的感觉。他俩的爱情啊,表面充满着粘稠的琐碎和抱怨,但是我们要看到本质啊,这本质是金灿灿的坚定啊。被电动车撞到了挥挥衣袖说没事,但凡有人求办事尽心尽力。我以前觉得我麻麻很开朗很会处事,现在我觉得我妈妈很卑微很敏感。好多事当我说出自己的处理方法的时候,我妈妈都会表示:所以我觉得妈妈情商特别高,总能照顾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把人际关系处理的那么好。谁的想法她都在意,任何人哪怕是陌生人的想法她都介意,根本没发生的事她也会担心介怀得不得了。因为我长大后也变得很敏感很会察言观色,但跟我相处的特别特别好的朋友都会说:“我没有那么想啊,为什么你总是想的那么那么多,不累吗?”“该放弃的事就放弃吧,给别人一个讨厌自己的机会,少想一点真的不会让整个世界都讨厌你,别那么敏感了,很累的。”
当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对父母的看法常常可以分为这2种:希望他们能用我们想要的方式来爱自己:如,希望爸妈多点温柔,少一点指责。可随着,我们长大成人,我们开始认识到,父母只不过是已经尽力做到最好的普通人。这时,我们会惊觉,父母永远不可能再为我们撑起一片天地了,我们只能自己迎面撞向生活的风雨。但是,如果我们允许自己在这悲伤里待一段时间,就能逐渐生长出足够的力量——
去作为一个能够认识生活复杂性的成年人,抚慰当初的那个小孩,也深深地理解父母。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电话:024-23527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