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对恋爱挫折、婚姻动荡、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暴力、离婚再婚、婆媳关系冲突等问题,产生极大困惑却求助无门…… 可以拨打公益咨询热线:024-23527509
家庭教育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90号
E-mail:16133616031@qq.com
家庭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家庭教育
婚姻家庭咨询:不想让父母来我家,正常吗?
发布日期:2021/3/27来源:网络阅读次数:1159


#读者(@匿名) 问:

 

慢慢你好,我有件事儿拿不准,想听听你的建议。我两年前和家里闹矛盾,一个激动买了套房子,想要逃离父母的控制和道德绑架。

 

我一直没让父母知道新房的地点。装修过程中他们也想出钱出力,但我没给他们参与的机会。

 

这个房子,从头至尾,都是我一个人努力。我用我自己的钱,用我自己的努力,把“房子”变成了“家”。

 

今年我准备搬家了,朋友说,父母早晚得去你新家看看。

 

可我觉得这是我的房子,我有权利决定谁能进来,我就是为了远离父母才一直隐藏新房的位置,怕他们知道我新家在哪,来我家门口闹事,或者来我新家就跟我要钥匙,三天两头来我家管这管那。

 

你是怎么看待边界感的呢,我心里非常不想让父母过来,我“应该”顺从中国的“孝道文化“让他们来我新家吗?

 

 慢慢答 

 

感谢你的留言。

 

其实这件事,在你心里早有答案:

 

你不想让父母过来。

 

但担心周围人说你不孝,所以你很犹豫。

 

你希望有一个客观的、甚至是权威的人,去支持你的想法。

 

在这里,我愿意去支持你。

 

但我也想说,不需要任何人的支持,只要你不想,你就可以不让他们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以下是我的两点想法。

 

第一

你的感受最重要

 

你的困境,其实是集体意识和自我感受的对立。

 

在周围人看来,你的父母早晚得去看看,如果你不让,你就是一个不孝的儿女。

 

可在你的感受里,你非常抗拒。

 

两年来,你辛辛苦苦地构建这个新家,也是因为你想摆脱这个环境,不想再和他们闹矛盾。

 

今年好不容易要搬家了,你不想他们三天两头来你家管这管那,回到原来的样子。

 

你的这些感受,都是真实且清晰的,你完全可以优先尊重自己的感受。

 

因为这不仅是成长的一次选择,更是向父母确立边界的一次契机。

 

第二

它是一个信号

 

从你抗拒的表现来看,背后还传递出一个信号:

 

你和父母的关系正处于紧张的状态。

 

在你的生活里,他们不断地“入侵”,而你不断地“防御”。

 

如果立马让父母来,就相当于一下子失去所有防御,这反而会让关系越来越紧张。

 

面对这段紧张的关系,关键要看你想不想缓和。

 

假如你不想,那就尊重自己的感受,不让他们来。

 

假如你想要缓和,你可以在守住边界的前提下,多去跟他们沟通。

 

比如平时跟他们视个频、聊聊天,有空的时候看望他们。

 

合适的时候向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寻找更好的相处模式。

 

祝好。

 

 

 

 

 

#读者(@chloe25) 问:

 

慢慢,为什么孩子越大,我对ta们越没耐性,我很想不吼娃,也想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

 

可是,像大的(6岁半)写作业拖拉,小的(4岁3)叫很多次都不愿意刷牙等等,看着时间越来越晚,那种不想自己迟到,不想孩子晚睡的情绪一下子就蹦出来了,必须得吼,生气,发脾气,他们才姗姗配合。

 

为什么我好好说话的时候,他们就是不理,非要发脾气了,吼了才行,搞得双方都不愉快。

 

有时候真的不想理他们,作业做不完,是他的问题,牙齿蛀了,也是蛀她的,爱刷不刷,要哭就哭,要闹就闹。可最后还是忍不住吼他们完成这些事。有时候觉得养育孩子真的心累,烦躁。

 

去年11月,专门上了10节心理咨询课,道理我都懂,可实践起来一点都不容易,而且有时候发现吼有用,后面就越爱使用。

 

 

 

 慢慢答 

 

感谢你的留言。

 

教育两个调皮的孩子,有时真的很头疼。

 

尤其是你还要兼顾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更加不容易了。

 

一方面,育儿知识告诉你,你要做情绪稳定的妈妈,不能用吼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另一方面,面对孩子拖拉的问题,你使尽浑身解数都没有用,吼这一招却屡试不爽。

 

这时,好妈妈和坏妈妈的形象,就在你的脑海里做斗争。

 

在这样的冲突下,我的建议是:

 

理直气壮地当“坏妈妈”。

 

第一

“坏妈妈”是“好妈妈”的基础

 

育儿知识里的“好妈妈”当然是有用的。

 

但在我看来,因为每个人的家庭氛围、资源环境都不一样。

 

我们很难时时刻刻保持“教科书式”育儿。

 

在你的处境里,你就是很累,明天还要早起上班,但孩子就是拖拖拉拉。

 

如果这时,我们依旧以“好妈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就会更加痛苦。

 

既然如此,倒不如大大方方地尊重自己的情绪,照顾好自己的感受。

 

如果只有吼才有用,那就允许自己吼。

 

吼完孩子乖乖睡觉,你也可以松一口气,早点休息。

 

等照顾好自己以后,再去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

 

昨晚妈妈不是无故责骂你们,我是真的累了,我希望你们和我都能早点休息。

 

只有让“坏妈妈”爽了以后,我们才能更舒适地承担“好妈妈”的角色。

 

第二

有爱的环境是允许“坏妈妈”存在的

 

当然,肯定有读者要问:

 

这样子不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害怕吗?

 

但我想说,与其扮演一个奇怪的“好妈妈”,不如当个正常的“坏妈妈”。

 

假如你强忍自己的怒意去堆出笑容,你不觉得孩子会更害怕吗?

 

相反,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们才能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也能清晰地知道你的感受和底线。

 

这样一来,你和孩子的相处也会简单一些,你也能有更多的心情和精力,去满足彼此的合理需求。

 

你的真实和爱,都会成为孩子成长中宝贵的礼物。

 

祝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及时联系 ,电话:024-23527509


网站首页|关于协会|协会新闻|培训信息|团队风采|理论研究|婚恋家庭|推荐评优|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