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对恋爱挫折、婚姻动荡、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暴力、离婚再婚、婆媳关系冲突等问题,产生极大困惑却求助无门…… 可以拨打公益咨询热线:024-23527509
家庭教育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90号
E-mail:16133616031@qq.com
家庭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家庭教育
连死都没被放过的现实版“樊胜美”上热搜,您怎么看?
发布日期:2021/2/3来源:七彩生活心理家园阅读次数:1433



这几天,现实版的樊胜美冲上了热搜。


96年出生的女孩洛洛在杭州工作三年。


由于长期疑遭受家里的索取,心理压力很大。




2019年十月,在钱塘江遇到涨潮意外去世。


事后公司对家属补偿了6万元。


但三天后其父母突然索赔41万。


原因是要给弟弟买房子?




此事一出,遭到网友的各种吐槽:


为了要钱,他们是各种招式甚至道德绑架都用上了。


让人语塞。。。


整个视频看完,唯一体会洛洛感受的人,竟然是她公司老板。


他质问洛洛父母:“一个女生自己在外面上班,你们这样吸血,想过她的感受吗?


面对这样的质问:他的父母竟然一直不承认自己重男轻女?


像洛洛这样的孩子现实中还有很多。


她们走不出爱的困局,苦不堪言、痛不欲生。



1

父母明明”重男轻女“为什么不肯承认呢?



a、现实中的自尊与自恋,她不能承认


也许父母确确实实意识到了自己的重男轻女,却不能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有错。


如果我承认了自己有错,那就无法保持自己的权威形象。


其人格结构往往有明显自恋成分,会用强力控制的方式来维护自尊。



b、当然如果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还有一种可能


父母可能真的不知道或者没感觉到。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防御机制。


作为父母,可能知道这样方式是对子女的剥削和不公平。


但是父母的内心会有罪恶感,自责感。


防御会把不好的感觉隔离开,否认掉。


它通过防御来否定事实。


来维持内心的稳定。


因为防御是在潜意识层面运作。


所以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否认事实。


就把重男轻女的想法从内心隔离开了。


让自己体会不到自己在剥削孩子。



2

孩子被剥削为什么不离开



很多孩子,分不清什么是爱的表达,什么是对自己的侵犯。


因为匮乏爱,为了得到一点点稳定 牺牲自己的边界。


甚至都不知道那是被剥削,被侵犯。


对父母,对血缘,充满了怀疑,甚至怀疑自我存在的意义。


不舍得花钱在自己身上,花钱会觉得有愧疚感。


会想把钱省下来给家里,减轻点父母的压力。


觉得自己不值得爱,不值得被好好的对待,因为父母会让你觉得你不够好。


会有很深的被剥削感,不公平的感觉常常像海啸一样袭来。


又常常自我道德约束,压抑,怀疑,再压抑再怀疑,反反复复交替进行。


情感上的不公是真实的,道德又告诉你不要责怪父母,他们不容易。


这让孩子们真的感到非常消耗精神。



3

这种感觉是如何来的?



小时候,孩子想要妈妈的拥抱,获得妈妈的爱。


如果妈妈对渴望拥抱的孩子说,妈妈现在很痛苦,无力去拥抱你。


孩子体验到一个遗憾,然后孩子会去其他地方寻找资源,比如自己看动画片娱乐自己。


如果妈妈借机把孩子数落一顿,发泄自己的痛苦,让孩子误以为“我得不到爱。


是因为我太差了”“是我让妈妈如此痛苦”。


就会感觉到自责、自卑,感到我不够好,我是妈妈的负担。


这时如果,妈妈若再加一句:我说你,都是为了你好。


这个孩子的心灵就被碾压了。


不得不进入妈妈催眠的语言中。


因为坚定的认为自己是不好的,自己是需要赎罪的,是需要贡献的。


所以这不是孩子的错,这是重男轻女的家长,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带给孩子的负面感受。


他是从小被父母所催眠,她怎么能够区分什么是正常的亲密关系。


什么是剥削呢?又如何去挣脱呢?




4

被剥削的孩子如何挣脱



a、从我们不够好的谎言里挣脱出来看到真实的自己,挣脱道德的束缚。


真证的看到自己,看到自己宝贵和价值。


学会自我肯定,自我相信。


b、找到能温暖到你的朋友或恋人,建立能相互帮助与滋养的关系。


让心灵有所寄托,在去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


执行自己的爱好,在行动中成长自己


真正的去认可你,你真的很好,可以很好的拥抱自己。


c、在你真实的感受里,分清真实和谎言


真实的爱会令你积极,放松、愿意沟通。


谎言的爱会令你抑郁、焦虑、甚至恐惧。


一旦感觉到自己状态不对,确认压力的来源。


找到它,才有可能避开伤害。


d、划清界限


要清楚的知道你自己能范围是什么,


保证好你自己生活安稳的情况下,


进行该有的责任和义务去完成。


边界要清晰,否则早晚在混乱的关系里被吸干。


我们都要谨记:让自己放松的才是爱,让自己痛苦的是对方在吸食自己,无论对方打出多么伟大的旗号。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七彩生活心理家园


网站首页|关于协会|协会新闻|培训信息|团队风采|理论研究|婚恋家庭|推荐评优|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