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第93次活动总结
-------《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如何养成》
6月18日,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沈阳市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副会长郭瞻予教授,做为辽海.沈阳讲坛兼职教授为沈阳市大东区望花街第三小学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做了关于《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如何养成》的讲座。
讲座中,可以看到和感受到郭瞻予教授的课件制作精美、内容丰富而详实;态度严谨认真,思路清晰,紧紧围绕家长关心的热点:什么是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它对孩子成长有怎样的影响;如何培养且让孩子能快乐地接受它;孩子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过程中,家长扮演怎样的角色等。
郭瞻予教授以她深厚的专业素养、广博的学识、极强的表达感染力和亲和力,运用大量实例,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讲述,引起聆听者强烈的共鸣,讲座历时一个多小时,让大家受益匪浅。
讲座之后,有家长针对自己孩子情况,向郭瞻予教授请教,郭瞻予教授都给以耐心地解答。
本次活动圆满结束,得到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们的认可。
专家简介:
郭瞻予
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沈阳市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副会长
沈阳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
辽宁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沈阳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辽宁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的社会职务
人物生平
1979年9月-1983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读书,获得学士学位。
1983年7月-今,在沈阳师范大学教科所、教育系、教科院工作。
1994年9月-1995年7月,在北京大学心理系读骨干教师进修班。
2002至2005年,在沈阳师范大学完成硕士研究生班的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
工作发展
研究领域 发展心理学
承担课程
《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成人心理学》《中小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品德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课题立项
关于离异家庭少年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省教育厅课题 (B类)主持人 1999---2001
走出性别的误区,辽宁省社科基金度 项目 主持人:马桂新。本人承担其中的《职业女性性别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成因调查研究》已结题,书籍及光盘已发表。2000
中国城乡女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的调查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主持人:马桂新。本人承担其中的子课题《职业女性教育存在问题与成因分析》已结题,论文已发表。2002
关注生命:新时期学校德育有效性问题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主持人:刘慧 。本人为主要参与者,承担其中的子课题《关注生命的学校德育内容与方法》2004年6月—2006年6月
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制心心理研究,辽宁省教育厅(B类),2003年
大学生自我教育模式研究,辽宁省教育厅委托,2006年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研究,辽宁省教育厅十一五规划课题(与和平区教育局合作)
专著教材
1.《儿教专家帮你制定育子方案》,第一作者,辽海出版社,1998年8月
2.《现代学前教育理论专题》,参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3.《知识的批判》辽海出版社,第二作者 ,2000年1月
4.《心理学•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副主编,辽海出版社,2000年5月
5.《校长的心理素质》,参编,沈阳出版社,2000年4月
6.《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主编,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5月,2006年再版。
7.《中小学教育违法心理的形成及其预防》,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8.《心理健康教育——初中一年级》,第一作者,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9.《中小学校长培训专题》(下册),参编,辽宁画报出版社,2002年4月
10.《小学生专题教育读本》,参编, 辽宁电子出版社 2002年6月
11.《新世纪教师素养》,参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
12.《走出性别的误区》,参编,吉林科技出版社,2003年8月
13.《安全教育》1一4年级、7年级,第一作者,辽宁电子出版社,2004年 8月
14.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主编)
1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读本——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编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16.《快乐伴你成长》,副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学术论文
1.浅析中年知识女性的心理困扰与调试,1997年 5月《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人大1998年2月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复印
2.小学教师个性特点对小学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1998年第6期《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3.浅析职业知识女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999年第6期《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4.浅谈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与指导,1999年第6期《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5.试论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儿童市使得奴化教育,2000年 12月本文为参加由沈阳师范大学主办的中•日•韩三国关于殖民教育研讨会论文。
6.浅谈中国传统的人格教育思想对现代儿童人格教育的启示,2000年第1期《北方论丛》
7.减负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 ,2001年第3期《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8.高校管理工作应关注教师心理卫生与保健.2001年第4期《锦州师范学院》
9.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违法行为探析,2002年第2期《沈阳师范学院学报》(本文获辽宁社科优秀论文奖)
10.自我意识发展及其引导,2003年第6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11.论引导青少年自我教育的意义及相关理论,2004年第3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12.孩子谈性如何开口,2004年4月21日光明日报(基础教育版)
13.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2004年第5期《辽宁教育研究》
14. A brief talk: on teacher stress and self –regulatory,2004年5月参加由沈阳师范大学主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15.《论童话故事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五期,《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6.3全文复印。
电视讲座
1.2002年10月中国电视师范学院卫星电视讲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材探索案例》:撰稿人、主讲人 、教材研究组成员
2.2003年6月10日中国电视师范大学卫星电视讲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撰稿人、主讲人、教材研究组成员
3. 2004年3月中国电视师范学院电视卫星讲座《应急教育》:撰稿人、主讲人
4.2004年4月中国电视师范学院电视讲座《如何预防青少年刑事伤害》:撰稿人、主讲人
注:以上四个讲座均由《中央教育电视台播出》(有中国电视师范学院证明)
荣获奖励
沈阳师范大学2000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沈阳师范大学2004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沈阳师范大学2003年教书育人标兵+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1年度“三•八”红旗手
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优秀女教工标兵
沈阳师范大学2005年优秀教授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