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对恋爱挫折、婚姻动荡、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暴力、离婚再婚、婆媳关系冲突等问题,产生极大困惑却求助无门…… 可以拨打公益咨询热线:024-23527509
协会新闻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90号
E-mail:16133616031@qq.com
协会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协会新闻
沈婚协月刊第124期:家庭关系咨询
发布日期:2024/6/7来源:网络阅读次数:1517

沈婚协月刊第124期


家庭关系咨询:学会吵架,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01

不会吵架的3种模式


面对冲突,不会吵架的人有3种模式(通常轮换着使用):


模式一:隐忍——自我消化


指的是:不管自己占不占理,只要对方嗓门一大一激动······或者只要自己说话被对方打断了几次,就不做声了。


事后可能越想越委屈,还有可能暗地里很懊恼地想:


哎呀我当时应该这么说的啊!我怎么就发挥不出来呢?


但下一次依然发挥不出来。每到关键时刻,就像有个什么东西在喉咙口堵着自己。只好自我消化,告诉自己:


算了,别计较了。


模式二:认同——自我攻击


指的是:只要受到指责,就把外界的攻击内化成对自己的攻击。


老公出轨了,他说都怪我这个人太强势,搞得他很累,所以想出去放松一下。哎,可能像我这样强势的女人,婚姻注定会失败······


孩子跟妈妈有不同意见,妈妈就说:“你顶嘴,不孝!”


当孩子把妈妈这话内化了,以后他只要有独立做自己的念头,特别是做妈妈不同意的事儿,心里就始终会有一种愧疚感拉扯自己,觉得自己不孝。


还有反过来的,妈妈刚想严厉地教育犯错的孩子,孩子就倒打一耙:


你根本不尊重我,搞得我压力很大!谁谁谁的妈妈就从来不这样!


妈妈开始反思:我是不是真的不够尊重孩子?


遇到态度很差的服务人员,刚提出意见,对方说:


我每天工作很辛苦的,您能不能善良一点?别为难我这种小员工啊。


顾客本来很理直气壮的,瞬间气也不壮了。


模式三:防御——自我证明


这个,我们用得最多。指的是在吵架中倾向于对自己进行辩护。


别人一指责,就急着争辩:“我没有”。


比如女生被路人猥亵,然后别人指责她是因为穿着暴露才遭到这种事。


陷入防御-自证模式,即:解释自己穿着不暴露。


自证的陷阱是:你需要永无止境地去提交论据。而对方只需要不断挑剔就行了。


穿得不暴露?是不是你出入酒吧了?是不是你走夜路了?你大晚上的出门肯定吸引色狼啊······


02

爱自己从正确应对攻击开始


隐忍,认同,防御,都是错误的应对攻击的方式,都会使我们变得更否定自己,更出让边界,更委屈,更消耗。


而生活是不可能完全避免攻击的。所以学会正确反抗攻击的方式,就是学会保护自己的能量,就是在爱自己。


改变自己隐忍——自我消化的模式,诀窍是:不要害怕翻旧账。


很多隐忍模式的人,最憋屈的地方是:


我忍了很多年了,我有时候也不想忍,但是一到吵架的时候我头脑就一片空白,对方声音大一点我就想哭,特别没用。事后不甘心再想重新吵过,可很容易被指责翻旧账。


记住:解决了的事情再翻出来,才叫翻旧账。没解决的事情接着解决,是认真,坚持,有力量。


学员小萌在这件事上就做得很好。


她曾经是一个习惯于隐忍的人,跟伴侣起冲突了,自己不高兴了,感觉被忽视了,被攻击了,第一反应永远是:算了,多大点事儿。


然后就这么忍下来。


生活中细细密密的这类矛盾,多得她数也数不清。要问她婚姻关系好不好,她觉得说起来也挺好的,但有时候就是莫名感觉很累,很委屈。


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某天她突然很开心地跟我说:“我感觉自己能量变高了!”


细问下来,她在前一天晚上,又一次在给孩子讲题讲得焦头烂额时,被旁边玩着游戏的丈夫嘻嘻哈哈地嘲讽了两句。


她当时依然习惯性地忍了,事后越想越睡不着,越想越气。然后她做了一件从前不会做的事情,她把老公推醒了,说:


“今天这个事我非常不舒服,我必须跟你讲清楚。我在花时间跟孩子讲题,不管做得好不好我都在做事,你自己在玩,还过来嘲讽我,这件事你必须跟我道歉!”


她老公又困又懵:“以前不都这样吗?我开玩笑的,看你那么严肃我逗逗你啊。”


她:“以前我都是忍着没发作,我从来都不喜欢你这样开玩笑。如果你以后再这样开玩笑,我都不会算了,该吵架吵架,吵不清楚分房睡!”


她老公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计较啊你!多大点事!”


她非常坚定地说:“对,我就是这么计较,话我放这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她说完,自己跑到小房间里,觉得心情无比舒畅,瞬间就有了睡意。


我问那后来呢?


她告诉我:她整了这么一出后,她老公彻底睡不着了,跑过去别别扭扭地哄了她几句,表示以后注意。


小萌讲这一段的时候,神采飞扬,嘴角不受地心引力控制地翘着。


可见吵赢一场憋了很久的架,能给人带来多大的正面加持。


改变自己认同——内化、防御——自证的模式,诀窍是:不要轻易自我反思。


这两种模式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掉入了对方的【叙事陷阱】,即我认同了对方的一个预定假设。


比如《再见爱人2》里面有一组嘉宾,老婆说自己的老公是“拖油瓶”。当她老公认同了这个假设,就陷入了两种状况:


内化掉了:我真没用,我就是个拖油瓶。

自我证明:我得通过各种方法证明自己不是个拖油瓶。


但如果这个老公跳出陷阱,他路就走宽了:


“我都是个拖油瓶了,你还跟我在一起,说明你还是挺需要我的嘛。都愿意拖着我一起走,我肯定有特别大的价值被你需要吧?只是你不好意思承认而已。”


当他能说出这些话,叙事的重点就从“我是不是拖油瓶”转移到了“你是不是特别需要我”。


老婆如果想反驳,就需要证明:“我不是那么需要你”。


此时攻防就转换了。


即使老婆真这么说了,她说:“你有啥价值啊,我那是太心善了。”


这时候“我心善”就成了老婆需要证明的事情。老公可以说:


“如果你真那么心善,为什么不顾我的感受,说我是拖油瓶呢?如果你心善,你就会意识到你伤害我了,就会给我道歉。”


于是这个老婆就会彻底卡住了,她道歉,老公就赢了,她承认自己需要他,老公也赢了。


这就是不掉入对方叙事陷阱的好处。


当对方攻击你的时候,不要顺着他的逻辑去自证。你们吵架到底要吵什么,你自己要什么结果,这个是自己要抓住的。


在学会【叙事陷阱】理论后,我吵过一次特别身心愉快的架。


某个相亲平台上,素未谋面的陌生男性突然给我发消息,第一句就是:


“你条件不错又长得挺好看,怎么还要相亲,是不是海王啊?”


在过去,遇到这种质疑,我的第一反应就会是解释。而且越自卑,解释的能量级就越低,比如用否定自己漂亮,来证明自己没有条件当海王:


“其实我不漂亮,拍照嘛都是有滤镜化了妆的,真人很平凡。”


能量级高一点点,对漂亮这件事不否定了,那也会想尽办法解释自己谈了多少次恋爱,私生活多么“干净”,绝不是海王等等。


这就像是对着一个陌生人在宣誓一般的剖析自己,狼狈又低效。


不掉入对方的叙事陷阱之后,我很容易指控了回去:“你对素未谋面的异性有这么大恶意的揣测吗?”


再狠点还能加一句:“你是受过什么海王的伤吗?”这个男士估计不常遇到这样的回复,尬住了一下:“哈哈,我开玩笑嘛,其实就是想说你漂亮。”


我继续追杀:“夸人漂亮要用这么不礼貌的方式吗?”他又来了一个我们女孩子很熟悉的陷阱:“啊哈哈哈~我发现你是个对任何小事都好较真的人啊。”


我以前无数次因为被开不礼貌的玩笑,忍不住反驳对方,然后被打上较真的标签而暗暗受伤,也不止一次陷入自我证明中:


我不较真,我朋友们觉得我可有趣了,我也可以很轻松地开玩笑啊。


那就再次掉入了陷阱,他可以说:“看不出来,这件事你就生气了啊。”


面对叙事陷阱,我们要有不解释,不反驳,不证明的力量,只追求自己要的“吵架结果”。


我没搭理他的攻击,只是说:


“我以为成年人是知道不要用攻击别人来开玩笑的。我如果跟你说:你条件不错长得也还行啊,怎么没结婚啊,是不是渣男啊?是不是有什么不被人接受的毛病啊?别误会哦,我主要是夸你条件好,开个玩笑~你什么感觉?”


他只能说:“对不起,我说错话了。”


那是我第一次在被异性开冒犯性玩笑之后,得到一个道歉,而这个道歉,是靠自己拿到的。


学会摆脱对方的【叙事陷阱】,不仅仅只是作用在表面的争输赢上。吵赢一场架,只是生活中很小的插曲。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更具体的爱自己的方式:


ღ 我可以不用为了“面上好看”,而委屈自己。有不满就要说出来。


ღ 我在面对攻击的时候,可以不再被动地受伤,可以不再慌乱地解释自己,可以不搭理那些无理的质疑,我可以看不见这些攻击,我甚至可以鄙视它们的攻击路数,我还可以从容地反击回去。


ღ 我每次成功捍卫了自己的边界,我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是脆弱者、自卑者、怯懦者的超级强心剂。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及时联系 ,电话:024-23527509



网站首页|关于协会|协会新闻|培训信息|团队风采|理论研究|婚恋家庭|推荐评优|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