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
如今网络上的暴力之气越来越严重,而与此伴随的则是现实中,抑郁、自杀、家暴等各种情绪失控暴力问题层出不穷。这让人不能不惊醒,家庭教育何等重要。
小孩子说谎成性、对人不礼貌、爱占小便宜、随地吐痰、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吃饭时只吃自己喜欢的、在公共场合大声喧闹等等,这些,都体现出一个家庭家风的缺失和对家规的漠视。
孟子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的家庭,比没钱更可怕。树立正确的家风家规已经迫在眉睫。
对长辈,有礼有节
孩子对父母的态度,暴露出了孩子的教养,也暴露出了父母的家教。时至今日,郭德纲跟父亲坐在一起,依然是挺直了腰板,不敢跷二郎腿。郭德纲跟父亲从来没开过玩笑,在家里没说过一个脏字,对父亲永远是毕恭毕敬。儿子郭麒麟一点也没有“星二代”张扬跋扈的样子,郭德纲说话时,郭麒麟永远都是站在身后,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美国著名牧师葛培理说:“一个被允许不尊重父母的孩子不会懂得真正尊重任何人。”同样的,孩子在父母面前守规矩,毕恭毕敬,必然也会有礼有节地相待他人。而这样守规矩,有教养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大家喜欢和尊重。
对孩子,规矩严明
梁启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与其跟孩子讲道理,还不如给立规矩。”在梁启超眼里,改变人生的从来都不是道理,而是规矩。梁启超六岁时,因为一件小事向母亲撒了谎,被母亲叫到卧室,严厉教训一番。母亲一向温良淳厚,这是梁启超第一次见到母亲盛怒的样子。梁启超试图掩饰,没想到惹得母亲怒上加怒,动手教训了他一顿。“人之所以说谎,或者是做了不该做的事,却谎称没做过;或者有该做的事没做好,却谎称做到了。”母亲的这番话,给梁启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他幼小的心中立下了规矩。但现在,很多家庭却面临:家里地位最高的往往是孙子辈,享受最好的待遇,爷爷奶奶不断围绕身旁吃着残羹冷炙。小孩子说谎成性、对人礼貌缺失,最后溺爱式家庭规矩,导致熊孩子变成熊大人,无力管教只能交给社会管教,最后变成不可挽回的悲剧。曾国藩一生3子5女,曾国藩想把女儿们培养成勤俭持家的人,便早早规定,每个女儿出嫁,嫁妆均不得超过200两银子,正是如此,他的女儿均是家庭美满。钱基博的家规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正值读中学,由于扎进了小说世界没有温习课本,父亲回来考问他功课时,钱钟书没过关,于是挨了顿打,也是父亲严格的家规,让钱钟书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后取得集大成就。所以可知,好的家规在子女成才的道路上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孩子的生性都是顽劣的、叛逆的,但父母如果只是一味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很有可能就会让孩子走上歧途。或许小时候孩子并不能理解父母的用意,假以时日,一定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夫妻之间,互相尊重
很早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叫《婚姻故事》,讲述的是一段完美婚姻走向消亡的故事。查理是天才导演,妮可是优秀演员,两人因为工作结缘,一见钟情。他们一度认为对方是最契合的灵魂伴侣,旁人也觉得他们是一对默契无间的夫妻。就是这样一对默契无间的夫妻,最后闹到了离婚的地步。在一起生活久了,他们就会屏蔽掉对方身上的优点,看到的都是缺点。查理在家里当起了“甩手掌柜”,孩子都是妻子在照顾,他充耳不闻。查理还忽视妻子的情绪,独断专横,妻子连起码的话语权也没有。有一次,两人再次为了孩子的抚养权而争吵起来,两人越说越激动,越说情绪越失控。最后开始翻起了对方的旧账,彼此都说了很多伤害对方的话,相互攻击、指责对方。很多人都会觉得,对上,要对长辈讲规矩;对下,要对孩子立规矩。只有夫妻同心协作,一个家庭才能走向富足,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知否中孔嬷嬷:虽是闺阁小事,可姑娘们都大了,有些是非,却得辩上一辩,须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错不罚,终将酿成大错。
-
-
-
-
-
-
-
-
-
-
-
-
-
有规矩的家庭,再穷也能发家,因为有敬畏心;没有规矩的家庭,再富也会败光,因为家风不正。家规是一个家庭的无形财富,那些看似严格的家规,确实承载的无尽家族长辈深沉的爱意。
有规有矩,是一个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动产,也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电话:024-23527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