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对恋爱挫折、婚姻动荡、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暴力、离婚再婚、婆媳关系冲突等问题,产生极大困惑却求助无门…… 可以拨打公益咨询热线:024-23527509
协会新闻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90号
E-mail:16133616031@qq.com
协会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协会新闻
沈婚协月刊第112期 :家庭教育
发布日期:2023/6/5来源:网络阅读次数:1144


沈婚协月刊第112期

“足够好”的父母,总能做到这两点


提到“足够好的父母”,很多人都会立刻想到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的确,这正是由温尼科特提出的概念,温尼科特认为,父母没有也不可能成为理想父母,足够好就够了,而所谓的足够好,指的是能对婴儿的需求有足够的理解和响应。心理学家曾奇峰更是直接把“足够好”定义为60分,即成为一个60分的父母,便足可以了。


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的畅销作《足够好的父母》中,作者用400多页、29章的内容,刻画了“足够好的父母”的画像,内容翔实,态度诚恳。最令我感动的是,虽然身为心理学家,但贝特尔海姆却没有以“高明的指导者”自居,而是不断提醒父母,要相信自己的直觉,调动自我的感知,不要迷信专家的口令,或者希望简单通过一本书、一节课就找到解决所有亲子问题的答案。


真正的答案在于领悟和思考。


通读此书,贯穿始终的词汇,是“理解”。理解,是一切关系的基础,而只有在一段亲密安全的关系中,孩子才有可能如家长所愿的“听话”——实现有效沟通。虽然理解这个词在生活中被人屡屡提及,但真正践行它,却需要一辈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家长能做到以下两点,就可以成为足够好的父母,并能与自己的孩子建立一段高质量的亲子关系,“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些作业鸡飞狗跳”的现象,也将不复存在。



01

双维度视角,整合行为


贝特尔海姆提出:“足够好的父母能够尽可能地从成人和孩子两个不同的视角来对事情进行评估,把自己的行为建立在对两者的合理整合上”。这句话道尽了亲子关系的精髓。


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冲突,本质上是一种“理解的误会”,父母生气,是因为ta无法跳出自我的角度,以“双轨制”的视角理解事情。很多时候,父母自以为理解孩子,但其实都是自我中心的理解,而非真正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在于跳出自我的河流,跳进孩子的河流,并有能力整合两条河流,并做出恰当的反应。


举个例子,孩子放学回家后一直磨蹭不写作业,父母几次提醒都无效,逐渐失去耐心,爆发冲突。


从父母的视角理解这件事,大概会有以下结论:


孩子很懒


孩子贪玩


孩子性格墨迹


孩子不听话

.......


如果父母认为以上解读可以定义孩子的行为,那么让父母不发火,的确是一件很难办的事。


但足够好的父母不会轻易的为一个现象贴上某种标签,而是会试图跳进孩子的轨道,去理解ta为什么不写作业?可能ta会得出很多可能性:


孩子在学校关了一天,ta很希望在自由的时间尽情享受自己想做的事


孩子对“时间”的概念不如成人清晰,ta误以为自己能够掌控作业和玩耍,但结果常常事与愿违


孩子对学习有畏难情绪,不愿意触碰自己的弱项


填鸭式教育损坏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孩子潜意识里用“不写作业”对抗来自学校、家长、老师的压力


.......


所以足够好的父母,善于透过现象,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甚至潜意识的需求。


其实,贝特尔海姆还有下半句:“同时,又能够接受孩子因不成熟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理解问题的事实。”


家长很多时候会忽视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孩子就是孩子,ta不是成人。如此显而易见,却常成为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举例,一个2岁男孩的家长,某一天因为没给孩子穿ta的那件已经很脏的外套,令孩子大哭大闹不止。家长说尽道理,孩子都执意不听。家长愤怒。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2岁是孩子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个年龄的孩子会有非常偏执的“秩序敏感”,在这个发展规律下,他们会做出很多看似偏执的行为,比如非要穿同一件衣服,不肯换,比如非要按ta理解的方式关门,不允许其他形式等等。这些刻板甚至偏执的行为,是儿童发展的正常反应。但是很多家长会以成人的视角理解这个现象,认为孩子不懂事,难沟通,进而发怒。


孩子,就是孩子,不是成人。所以,指望他们拥有成人的思维和成熟的行事风格——这是来自家长的妄念。



02

读懂弦外之音


贝特尔海姆说:“足够好的父母会去了解孩子的动机,尝试理解他的想法和愿望,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需求”。


人与人之间的误会,是因为我们只能按自己的理解读懂语言,却很少有人有能力读懂弦外之音。所谓弦外之音,指的就是动机、想法、愿望、需求等等。


一个婴儿啼哭,家长猜测可能是因为饿了、渴了、困了、病了,这就是啼哭背后的弦外之音。而一个大一些的孩子撒谎,父母却很容易判定为“品质恶劣,需要好好教训”,却忽视了孩子背后的动机。


所以,家长很容易沦为讲道理的机器,却缺少和孩子情感上的联结。撒谎背后的动机有很多可能,最容易想到的一点是逃避惩罚。从这个角度说,如果一个人想要逃避惩罚,是否意味着ta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那如何对待一个已经知道犯错的人呢?是严厉批评ta的行为,给ta点颜色看看,还是给ta保留面子,只做引导?


如果家长能够多想一层,就不会对“撒”这个表象雷霆震怒了。


正如贝特尔海姆所说,行为背后是动机、想法、愿望和未被满足的需求。



【写在最后】


包括亲子沟通的所有沟通在内,都误会重重。家长容易站在自己的河流里理解孩子,而这种理解,大概率无效。贝特尔海姆认为,给家长讲道理是没用的,他们需要回想自己在孩子的时候的经历,那样就会很容易跳出现在的思维,共情到孩子。


而深刻的理解和交流,必须建立在真正的共情基础上。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及时联系 ,电话:024-23527509


网站首页|关于协会|协会新闻|培训信息|团队风采|理论研究|婚恋家庭|推荐评优|联系我们